第1078章 重建大宁卫-《崇祯十五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朱慈烺微微笑:“国公不必着急,很快你就能见到李将军了。”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喀喇沁左翼溃散,右翼逃窜,哈刺慎右翼归顺大明之后,从张家口一直到喜峰口,这六百里的蒙古草原,已经全数为大明所掌握,今后建虏再想悄无声息的从这里绕道入关,已经是不可能了,但要想真正保证这一段的安全,大明还需要再做一件事。

      那就是重建大宁卫。

      大宁卫为朱元璋所设立,最初涵盖的范围,就是喜峰口外四百里的周边,其目的就是拱卫长城,防止外敌入侵,最初,大宁卫由朱元璋第十七子,宁王朱权镇守,当时,大宁卫东连辽左,西接宣府,兵马将近十万,是为大明第一巨镇,但是大宁卫在,不论建虏还是蒙古,都休想骚扰喜峰口长城。

      可惜的是,靖难之役时,朱棣拖着宁王造反,为了断绝宁王的后路,派人烧毁了宁王府,将大宁卫变成了一片废墟,

      造反成功后,朱棣担心宁王向自己学习,也来一次靖难,于是将宁王迁往内地。

      以至于百年之后,宁王的后裔还有怨念,在南昌举兵谋反。

      不过却成就了王阳明。

      那就是后话了。

      大宁卫被毁,宁王内迁之后,喜峰口长城之外,这一大片的土地就被蒙古人所占据,现在虽然重归大明,但大明要想真正彻底的解除喜峰口的危险,为后代子孙谋太平,就非是重建大宁卫不可。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军机处。

      灯火辉煌,军机重臣以及各级参谋,正在商讨重建大宁卫的事宜。

      要重建大宁卫,就得修建城池,但建城非是容易,需要从长计议,现在要做的,就是将大宁卫的人事架构先组建起来。

      当初朱元璋派宁王镇守大宁卫,朱慈烺不可能放一个王爷,但非是一个大将不可,不然不足以震慑周边蒙古。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腊月二十三。

      小年。

      李定国返回墙子岭,没有俘虏,只有一颗颗的人头-——龇牙咧嘴,或怒目或惊愕,足足载了六辆大车。

      密云巡抚杨蕙芳亲在长城之外迎接,见到六百壮士出关,回来却依然还有五百人时,不禁又是惊叹又是喜悦,对李定国的统兵作战能力视为天人。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腊月二十六日。

      京师处处张灯结彩,欢乐喜庆,所有人都在为过年做准备。

      二十六炖猪肉。

      感觉今年空气里的炖肉气息,比往年浓烈了很多。

      三年的休养生息,大明元气有所恢复,京师的人口更是增加了不少,百姓们的生活虽然还是困苦,但比起过往的朝不保夕,终是有了很大的缓解,逢年过节,终于是可以炖一点肉吃了。

      “李将军到京了,快去看啊~~”

      中午时分,京师永定门忽然掀起了人潮,

      一连十日,李定国的名字已经盖过了马嘉植,成为京师最热烈的讨论,现在他本人来到京师,而且听过还带回了无数颗蒙古人的人数,是为大明几十年的第一次,百姓们如何能不轰动?

      在这之前,大明朝最勇猛最年轻的总兵,乃是吴三桂,吴三桂20岁时,就展露头角,成为游击将军,23岁为参将,25岁为副将,崇祯十二年时,蓟辽总督洪承畴、辽东巡抚方一藻、总督关宁两镇御马监太监高起潜,报请朝廷批准,吴三桂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,时年27岁。

      李定国今年刚二十六,算起来比吴三桂当年还年轻一岁。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“来了,来了!”

      永定门前。

      内阁首辅蒋德璟,次辅同时也是兵部尚书、军机处首席大臣李邦华正在迎接。

      ——

      李定国是武将,内阁首辅是文臣之尊,兵部尚书是武将之首,两人同时在城门口迎接,可见朝廷对李定国的重视。

      礼炮声中,李定国骑着一匹枣红马,走在众军之前,缓缓而来。

      塞外的风霜,好像还在他的脸上,疲惫未洗,虽然经历了一场大胜,但他眼中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。
    第(2/3)页